中 国 人 文 学 会

機関誌『饕餮(とうてつ)』を年1回発行しています。

『饕餮』現刊目錄(中文)

第29号(2021・11)

■日本家庭劇在香港的受容 ―以《3人家族》和《二人世界》為中心 周 舒靜 ■關於中國兒童文學中的幻想文學 ―著眼於彭懿的《瘋狂綠刺蝟》 朱 沁雪 ■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“反細菌戰”之表象 趙 海涵 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芭蕾舞劇與舞劇戲單調查:以蘇聯芭蕾舞與北…

第28号(2020.9)

■論清雅詞在清代的接受 ―以姜夔為中心 張 江林 ■祭祀緣何用狗? ―以狗與陰陽五行説的關聯為中心 吴 秀娟 ■《水滸後傳》與《宣和譜》 氏岡 真士 ■玩味秒針 ――晚清中國人對“秒”的時間認知 金 博男 ■芭蕾舞《天鵝湖》在中國電影中的接受與蛻變 田村 容子・越野 …

第27号(2019・9)

■洛水女神的原像及其性質 ――從《楚辭·天問》到揚雄《羽獵賦》 姜 詩韻 ■由醫藥廣告看《婦女雜誌》草創期的醫學背景 趙 海涵 ■梁啟超《新中國未來記》的時間觀念 金 博男 ■索取類雙及物結構中數量詞的隱現考察 今井 俊彥 ■早期漢譯佛典中的處所詞考察 ――以“所…

第26号(2018・9)

■“貓時計”研究 ――中國人曾否從貓眼中讀到時間 金 博男 ■關於廣義索取類動詞與雙賓語結構 今井 俊彦 ■論現代漢語重動句的語義功能 楊 安娜 ■論上古漢語副詞“將”的功能 山田 大輔 ■略談張恨水《啼笑因緣》的續編與翻案小說 張 佳能 ■楊雄《羽獵賦》中的敘事、…

第25號(2017・9)

■狗為何被殺 ――以“殺狗勸夫”的故事與先行材料的關聯為中心 呉 秀娟 ■≪天寶遺事諸宮調≫的寓意性表現 〜以海棠和蓮的描寫為主〜 櫻木 陽子 ■“V到”結構與方向補語結構的功能差異 楊 安娜 ■佤語巴饒克方言中的漢語借詞 山田 敦士 ■生活在中國的臺灣人的認同多元…

第24號(2016・9)

■魏晉南北朝男色詩中的情欲表現 倉 雅晨 ■金、玉與石的故事 氏岡 真士 ■賈寶玉的日本之行 ――讀南武野蠻《新石頭記》 林 麗婷 ■非典型的给予义动词与“给”字相关句式 今井 俊彦 ■佤语的反复现象 山田 敦士 ■毛主席卯上了一個討飯的 ――Hanchao Lu, Street Crier…

第23號(2015・9)

■《夷堅志》是如何成立的 ――洪邁三族在編纂《夷堅志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大塚 秀高 ■“蘇聯展覽館”的記憶 ―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“蘇聯”形象之形成與演變 田村 容子 ■蘇曼殊《斷鴻零雁記》考 ――以〈難言之恫〉為中心 日野杉 匡大 ■關於表示信息傳遞義動詞的分類 ――…

第22號(2014・9)

■關於建國後的農村劇團和雜誌《劇本農村版》 大野 陽介 ■清末時期看待巨人和小人的視角 ――以報紙、畫報的怪胎秀報道為主要資料 大谷 亨 ■音韻遊戲 ――以《鏡花緣》和《七嬉》為主 加部 勇一郎 ■仁義與丐捐 ――Hanchao Lu, Street Criers試譯(2) 盧 漢超 原著…

第21號(2013・9)

■從劇盜到武俠 ――現代中國亞森羅蘋形象變遷 池田 智惠 ■“文革”時期的日本文學翻譯考察 ――以単行本文本比較為中心 馬 慧嬌 ■《杜騙新書》與《金瓶梅》 氏岡 真士 ■《西洋記》航海日誌(2) 武田 雅哉 ■清末民國時期的乞丐頭目 ――Hanchao Lu, Street Criers試…

第20號(2012・9)

■劇評家鄭正秋 ――以《民立報》和《民權報》為例 森平 崇文 ■論滿映期的攝影師王啓民 龐 濤 ■老鼠偸鶏蛋 ――《西洋記》航海日誌(1) 武田 雅哉 ■洗炭橋 ――《七嬉》試譯及簡論(3) 加部 勇一郎

第19號(2011・9)

■關于現代普通話中結果補語“好”的語義功能 楊 安娜 ■從能吏到偵探 ――關于晚清原創偵探小說《中國女偵探》的寫作手法 藤井 得弘 ■論時尚文化中的創作方式 ――以郭建英編輯的《婦人畫報》(1934年版)為中心 城山 拓也 ■冰天謎虎 ――《七嬉》試譯及簡論(2) 加部…

第18號(2010・9)

■“鴛鴦蝴蝶派”與上海的劇場空間: 從《先施樂園日報》窺見共同體的變遷 田村 容子 ■始於滿映的一條綫 ――論舞蹈家賈作光 龐 濤 ■刪減掉的“少年”、添加上的“成人” ――略談連環畫《鐵道游擊隊》 中野 徹 ■畫圈兒 ――《七嬉》試譯及簡論(1) 加部 勇一郎 ■也談早…